关于文化自信“进课堂”的一些问题与思考——基于党的创新理论融入思政课教学方法论的视角

日期:2017-09-11 浏览:1471作者:胡涵锦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11期

摘要:党的创新理论不断与时俱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相应地不断与时俱进,这看似“习以为常”的日常工作,却蕴含着内在的逻辑和方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以后,文化自信又一次成为遍布神州大地的“热词”,也成为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新内容。本着“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引起笔者为之疑虑并引起思考的问题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文化自信“进课堂”的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的文化“定位”?如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如何把握“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互关系?等等这些,显然都不是以一种“常规性”的思维模式和“驾轻就熟”的教学理念,简单地把总书记讲话的某些论断“搬”进教室,照本宣科,用ppt放一遍就算完成了任务,更不能以网络上流行的“一图读懂”“一条微信看明白”和动漫、说唱等“简单化”“娱乐化”方式来替代教学。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坚守“敬畏”和“严谨”的教学理念,在“神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讲台上,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究竟该“讲些啥”?“为什么讲”?“怎样讲”?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上讲台之前必须想明白的思考题,也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必答题。

关键词:文化自信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方法论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思维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课题批准号:15AKS003)、上海学校德育理论研究与决策咨询课题“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创新理论‘三进’工作的演进历程及经验启示”(项目批准号:2013-B-001)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1]——这一论断被“引用”了无数次之后,值得进一步思考的是:理论产生了、思想产生了,并不是问题的结束。理论、思想产生的“落脚点”和“归宿”,是要在实践中得以贯彻和落实,而其前提,无疑首先是要完整、准确地领悟、把握好这些理论和思想的实质,全面、系统地学习、宣传好这些理论和思想。在当下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呈现为四个“不断”的特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不断发展、党的创新理论在不断发展、党的重要文件和文献在不断颁布、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不断发表,这都给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课堂”工作不断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指出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课堂”——“内容为王”!不断丰富发展的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这都激励和鞭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敬畏”的心态,“严谨”的学风下苦功夫真正学好用好这些理论成果,而不是信口开河、拈手即来,更不可胡编乱造、以讹传讹。唯有此,我们方可不至于“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误人子弟、贻笑大方”,唯有此,我们方可“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

一、文化自信:何谓文化的“切入点”?

推进文化自信“进课堂”,不可回避的是,得“开门见山”向青年大学生说清楚何谓“文化”?然而,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也是学术界、理论界旷日持久予以争论不休的话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讲文化,显然不是以介绍不同学术观点为教学指向。那么,以什么为文化自信教学的“切入点”?这就成为了一个问题。目前开讲“文化”的“开场白”,大致有以下几种:

1.文化的“大小”

受多年来教材和培训的影响,大多数教师已习惯把文化分为“大文化”和“小文化”来作为课堂教学的“导入”内容,即:从“广义”和“狭义”两个不同的角度对“文化”加以解释,是比较通行和流行的教学思路。这“广义”的“大文化”,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狭义”的“小文化”,是指“作为观念形态的,与经济、政治并列的,有关人类社会生活的思想理论、道德风尚、文学艺术、教育和科学等精神方面的内容”。由于教材并没有就“大”或“小”、“广义”或“狭义”等“文化”的不同概念作进一步的分析、比较,教师们大多不作深入的释义,教学流程也往往就此“打住”,教学的逻辑轨迹进展也就此“停滞”。而对学生们来讲,他们并不明确究竟是该从“大文化”的“广义”角度去把握文化的基本概念?还是该从“小文化”的“狭义”角度去把握文化的基本概念?抑或该从两者的相互关系中去深化文化的基本概念?更进一步说,对于大多数学生们来讲,他们所关注的,可能并不是诸多不尽相同观点的介绍,而是哪些是必须把握的基本教学要点。

另一方面,基于“大”“小”文化、“广义”“狭义”文化,以一种“高视位”的角度来发掘文化的深刻意蕴,通行的表述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这三句“看起来很美”的“并列句”,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同样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为在教学实践中,要讲清楚“血脉”、“精神家园”、“精神旗帜”,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对于“文化”的“大小”、“广义”和“狭义”的区别,在教学中引发人们思考的还有:“文化自信”所指的“文化”,究竟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五位一体”总布局中经济、政治、社会、生态相并列的“文化”?还是更高的一个层次,与“四个自信”中道路、理论、制度相并列的“文化”?

2.文化的“形态”

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教师把有关学术界对文化形态的观点,进行了梳理,作为讲解“文化”的基本教学思路,即指出了文化从“形态”上划分,可有以下几种类型:(1)精神形态(如观念等);(2)实物形态(如器物);(3)实践形态(如生活方式、精神生产、文化产业等)。从文化的“形态”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学生们的思路,但紧随而来的问题是:相关的教学内容“延伸”出去了,如何再“回归”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要求中来?这往往是人们十分容易疏忽的方面,“放”出去了,“收”不回来了,因而成为整个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缺陷。

3.文化的“分类”

也有一些教师在讲解文化的基本范畴时,对文化作了一系列的分类,例如: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主流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影视文化,偶像文化,西方文化、日韩文化、嘻哈文化等。为了增强所谓的教学“生动性”,活跃所谓的课堂教学“气氛”,有的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对以上文化类别作逐一讲解时,还配上了相应的图片、视频,色彩斑斓、五花八门。但一阵“热闹”过后,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文化”,究竟该如何“切入”?究竟要给学生们有一个什么样的“交代”?学生们究竟该从哪几个方面较为完整地把握“文化”的基本内涵?学生们可能并没有能够“听”明白,而之所以学生们没有“听”明白,主要是教师们没有能够“讲”明白;而教师们之所以没有“讲”明白,主要是教师们没有能够“想”明白。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推进文化自信进课堂,先得把“文化”的基本概念范畴交代好,前期的备课,就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是以什么样的“视角”、出于什么样的“思考”、基于什么样的“用意”来提出文化自信的“文化”的?倘若这个“切入点”、“开场白”没有把握好,那就直接影响到整个有关文化自信的教学效果。习近平同志曾提出,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用最简单质朴的语言讲清楚、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说明白,使之更好地为广大党员和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2]把文化自信的切入点“讲清楚”“说明白”,推而广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所理解”、“所接受”——“打铁还需自身硬”,达到这一基本要求,需要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这也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辈子为之所要努力的。

二、文化自信:如何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一般来说,概念是人们思维的最基本单位,是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概念被比喻为是人们用于认识和掌握客观现象之网的“纽结”,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相应的判断和推理。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明确文化自信的概念外延,作了基本的规范。然而,总书记高屋建瓴的讲话,不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写教材,在明确概念外延的前提下,如何揭示其科学的内涵?是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深入学习思考的重要问题。

1.什么是作为“文化自信”基本要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年来,讨论(争论)传统文化的问题,一直是此起彼伏,高潮迭起,经久不息。要在具有5000多年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撷取并准确概括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绝非易事。与此相适应,何谓“中华文化”?何谓“传统文化”?何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势必还有必要廓清哪些是“非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不能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精华”,其余的就是“糟粕”?能不能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也能不能说因为每年都纪念孔子诞辰,所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儒学”?……

可见,以“盲人摸象”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然是不完整、不系统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放映一些类似《论语》、《老子》,“四大名著”,乃至“二十四孝图”等PPT,来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设计,并不在少数。因此,在当下,凝心聚力,提炼出作为文化自信基本要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内涵,揭示其独特的作用和功能,迫在眉睫、甚为紧要。

2.什么是作为“文化自信”基本要素的“革命文化”?

改革开放近四十年了,“革命”两字对于人们来说,尤其是对于当下“95”后的大学生来说,似乎已经相当生疏了。今天我们所讲的“革命文化”,显然不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文化”,更不是割断文化命脉的文化。那么,值得搞清楚的问题是:在推进文化自信“进课堂”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如何讲解“革命文化”呢?

(1)“革命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

“革命文化”中“革命”的历史时间应该如何界定呢?是不是该从“五四”运动开始算起,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或者到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与此相适应,“革命文化”是不是等同于“新民主主义文化”?也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值得关注的是,新民主主义文化“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九个字、三个方面的表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一范畴中也有“相同”的展现。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通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中(例如:《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新民主主义文化对此曾有过分别的论述,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则没有详细的解读。但问题是,这些对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论述,是否是体现了作为文化自信中重要组成部分“革命文化”的基本内涵?虽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范畴,相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尚未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这三个方面作出进一步明晰的解读,但可以肯定的是,不同历史时期,虽然使用了相同的表述,其内涵必然是有区别的。关键是,这些区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目前统编的教材对此并没有作出解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们广大教师提供了广阔的思考和理论研究的空间。

(2)“革命文化”=“革命精神”?

有些教师在学习研究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有关文化自信重要论述时,把对“革命文化”的理解,等同于“革命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形成了独特鲜明、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突出地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这是不是会把“革命文化”的内涵,人为地作了“窄化”?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为了“延续”这些珍贵的“精神财富”,能不能把在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也囊括在“革命文化”的范畴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又形成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航天精神、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就使人感到有些迷惑的是,“革命文化”的历史维度,是仅仅包括“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还是又包括“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乃至可一直“延伸”到“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再进一步引发疑虑的是,这些所罗列的“精神”内容,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又是什么关系呢?从教学方法论上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把握教学,不是“就事论事”,而是应该“瞻前顾后”,充分考虑到“左邻右舍”。

3.什么是作为“文化自信”基本要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目前通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多次提出,“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那是否意味着,如下四个概念——“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同一个含义——那么,在文化自信的范畴中所包含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否也具有这些概念的相同意蕴?是否可以替换使用?

在学习研究文化自信的一些初步成果中,有些教师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表述为:“努力体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些“貌似”较为全面的含义,实际上是概念的“混淆”。严格地说,这并不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范畴的解释,而是基本上“转引”了我们党关于“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规范表述。无独有偶。近期也有教师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概括为:“其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明白人一看就“明白”,这是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混为一谈”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固然有着内在的联系,但作为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内涵和外延势必应有区别。更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个“搬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出的阐述,为什么缺少(省略)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第一条的内容呢?

党的创新理论在随着实践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中,往往先提出了新的范畴、新的论断,但并不会像写教科书那样,对其作逐一的解释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说,这需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内的广大理论工作者,对此有所探索、有所作为、有所贡献。——然而,问题在于,这样的探索是需要付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的,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来说,是要求能够“及时”地、“即时”地“跟进”党的创新理论新发展——这里就出现了“时间差”的问题。现实的情况是,不可能等到新的概念、新的范畴、新的论断有了公认的、规范的、统一的表述以后才来“进课堂”。这就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一方面要尽可能广泛地关注、收集、整理相关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又要非常谨慎地筛选、甄别、运用这些研究成果,而不是偶尔从网上查阅到一、两个说法,就急匆匆地“照单全收”“原封不动”地“进课堂”。

三、文化自信:地位作用——“三个自信”与“四个自信”?“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文化自信“进课堂”,既可以融入已有的教材内容、教学安排,也可以以专题的方式,进行单独的讲解。但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教学设计,都离不开对文化自信本身的地位作用和意义的阐述。当下与此相关联的问题是:由于“增添”了文化自信所形成的“四个自信”与原先的“三个自信”,是什么关系?“四个自信”与基于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是什么关系?

1.“文化自信”:后三个“更”与前三个“更”说明了什么问题?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大凡提及到“文化自信”重要性、地位作用和意义,多是转引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的论述:“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3]而对这“基础”、“广泛”、“深厚”的含义是什么?这三个“更”,是以什么作为“参照系”所显示出来的?基本上没有应有的、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需要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论述“文化自信”的三个“更”,并不是只有一个“版本”。总书记近年来对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等话题,作过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过诸多新的命题和新的要求,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好好揣摩,细细领悟。绝不能像熊瞎子捧玉米棒——“拿一个,丢一个”,缺乏思想、理论的连贯性和延续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之前,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4]同样,何谓“基本”?何谓“深沉”?何谓“力量”?与什么相比较,显示出这三个“更”?再进一步说,“基础”、“广泛”、“深厚”,与“基本”、“深沉”、“持久”是什么关系?后三个“更”与前三个“更”说明了什么问题?我们在文化自信“进课堂”中,应该如何把握?

2.“文化自信”:如何把握“三个自信”与“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以“强调句”的表述来阐述文化自信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都秉承“三个自信”的教学内容,当下由于增添了文化自信,“三个自信”也随之演变为“四个自信”。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在于如何把握“三个自信”与“四个自信”的相互关系?以及“四个自信”内在的相互关系?

我们能不能作以下如此的理解:原先“三个自信”是一个相互并列的有机整体,而由于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因而,“四个自信”是分了两个不同层次的有机整体,即: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是一个层次,文化又是另外一个层次?这样的划分,两个层次之间,是并列关系?还是有高低之分?

此外,“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历来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一条重要的“规矩”。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并不是所有理论探讨的观点和论断,都可以作为“进课堂”的“素材”。关于文化自信“说到底”的地位和作用,有学者认为,“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社会价值观的自信,生态集体主义无疑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是总的起统领作用的价值观”。[5]在面对广大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灌输类似还有待于进一步廓清的观点,显然是不合适的。因此,并不是所有报刊杂志上的观点,都可以成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进课堂”内容,也不是“百度”上的所有文字,都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标准答案。

再则,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论的视角看,党的创新理论,是一个随着实践不断深化丰富的过程,这些理论成果,在时间排序上,是有“前”“后”之分的。但需要明确的是,后者与前者的关系,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一个简单抛弃和否定的关系。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不能简单、机械地说,因为现在提“四个自信”了,先前的“三个自信”就是错误的。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考试类似选择题的测试中,粗鲁地在“三个自信”的选项上打上“X”,在“四个自信”的选项上打上“√”,是万万不可取的。相似的问题,在“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中,同样有着教学方法论的意义,我们也不能粗鲁地在“五位一体”的答案上打上“√”,在“四位一体”“三位一体”,乃至“两手抓”的选项上打上“X”。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不是机械地告诉学生几个命题和结论,而是要在教学中渗透“任何事物的形成与发展都呈现为一个过程”这样一个基本的思维方式。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援引恩格斯所说的,“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这一著名论断,对于我们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凸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理论思维,包括着科学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等。

3.“文化自信”:“四个自信”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是啥关系?

四年之前,十八大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指出,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鲜明特色。也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构成,抓住了现阶段壮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和要义。多年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我们都坚持了这一基本的论断及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位一体”所构成,与之相匹配,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三个自信”。先前的提法,都是围绕“三位一体”和“三个自信”而展开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在开拓道路、丰富理论体系、完善制度中持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进步。那么,现在的问题是,由于形成了增添文化自信的“四个自信”,由此及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架构是否也要由原先的“三位一体”转变为“四位一体”?在中央还没有明确有新的提法之前,我们的教学应保持必要的严谨,但我们的思考不能停止,我们的探索不能停止——时代需要理论、时代需要思想,我们应为产生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而敬献一份应有之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

[2]参见: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在中央党校2009年秋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学习时报,2009-11-17.

[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7-02.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05-19.

[5]参见:耿步健、王雪梅.文化自信:生态集体主义的价值魅力.社会科学报,2016-09-22.

(作者简介:胡涵锦,上海交通大学365bet投注开户教授、博士生导师)